X

陕西先锋

商洛党建

镇安党建

首页 > 党务知识

如何讲好一堂党课?

发布日期:2025-11-24 16:35:00

党课是全体共产党员的必修课,是严格党的组织生活、锤炼党员党性的重要载体。一堂高质量的党课,能够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党员干部易于吸收的思想佳肴,从而涤荡思想、滋润心田。烹饪好这顿精神大餐,既要恪守“党味”这一根本原味,也要注重烹调方法,使之营养丰富又美味可口。



党课要“味正”,坚守政治本色


党课姓党,根本在于“味正”。一堂好的党课,应如一道精心烹制的“功夫菜”,重在思想浸润和精神引领,而非追求表面热闹的“快餐”。它不仅要让听众有所感悟、受到启发,更要回味无穷、印象深刻。

突出“党味”,关键在于主题鲜明,立场坚定。要深入阐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,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不断提升党课的思想深度、理论高度与现实针对性。

同时,要善于运用大历史观,贯通古今,在历史的纵深中解决现实问题,帮助党员干部理解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,从而更好地认清时代方位、把握前进方向。唯有如此,才能充分发挥党史以史为鉴、资政育人的作用,引导党员干部在回望来路中坚定脚步,走好新时代的赶考路。



党课要“皮薄”,力求通俗易懂


现实中,有的党课“皮厚馅少”,语言枯燥、内容乏味,让人初听无味、再听依旧,这样的党课难免食之无味,效果自然大打折扣。

我们党历来强调理论宣讲要贴近实际、贴近群众。毛泽东曾回忆他在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讲党课时的情形:“不能照书本去讲,那样讲,听的人要打瞌睡。自己做准备,结合实际讲,总结革命经验,听的人就有劲头了。”这番话至今仍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。

党课面向的是广大党员干部,要多用朴实生动的大白话,善用比喻、事例等形象化手段,切忌堆砌概念、故作高深。同时,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,多讲身边人、身边事,用鲜活的故事承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创新理论,这样才能真正把党课讲活、讲透、讲到人们心坎上。



党课要“料实”,确保内容扎实


党课旨在滋养党性,必须内容充实、营养丰富。一堂党课的成败,关键在于授课人的理论功底是否深厚、知识储备是否广博、课前准备是否充分。好的党课需要精心备料,舍得下料,确保内容有深度,有分量,让听众真正学有所获。

“给别人一杯水,自己要有一桶水。”领导干部必须带头加强学习,深研党史国情,吃透中央精神,不断夯实理论根基。功夫要下在课前,要广泛查阅与主题相关的档案文献、历史资料,系统收集相关的案例与数据;关注社会热点,敏锐捕捉实践中的鲜活素材,让内容更加立体、丰满、接地气。对搜集到的资料要精心研读、归纳整理,遇到拿不准的问题,要本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,主动向专家学者请教,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权威性。唯有自己先学深悟透、融会贯通,才能做到言之有物、言之有理、言之有序,用强大的真理力量引导听众。

讲好党课,必须坚持问题导向。要根据授课对象的岗位特点、思想实际与能力短板,按照“缺什么补什么,干什么学什么”的原则,精准把握受众“口味”,灵活调整内容与形式。杜绝“只闻楼梯响,不见人下来”的空泛说教,真正聚焦突出问题,提出务实管用的对策,做到不解决问题不罢休。

总之,想要讲好一堂党课,需要我们在坚守党性根本、创新讲授方法、夯实内容支撑上持续用力。只有这样,才能使党课真正成为党员干部滋养初心、砥砺前行的精神盛宴。